一、 人間性――中國文化存在的基點
較之世界其他大文明,「人間性」正是中國文化根本特質之所在。能識得在此之長短得失,就不至入主出奴,進退失據,不會無謂自卑,也不致妄自尊大,所謂文化重建也才可期。
二、一元性與多元性並存――漢字帶來的文化特質
漢字是世界目前僅存的大系統表意文字,它的特質使中國歷來「文、言」分家,「書同文」維持了中國文化的一元性,而地理與族群的分野則又使它保有多元性,這「一元性與多元性並存」的特質是使中國文化能歷數千年而不倒之關鍵,談中國文化因此不能偏廢一邊。
三、中國文化的鐵三角――儒釋道三家
談中國文化之價值核心,必論及儒釋道三家,它們分別處理了中國人「人與人、人與自然、人與超自然」三個層面的生命基本需要,正所謂「儒家的社會性、道家的美學性、佛家的宗教性」共同構成了「中國文化的鐵三角」。
四、通古今之變――中國歷代之氣象
由於人間性,中國生命在超越上並未如其他文化那般地訴諸彼岸,而是透過人世的起落浮沈,觀照自己該有的落點,「讀史」因此是中國生命能不局限於己的關鍵,也因此,談中國文化乃須識得歷代之氣象。
五、君子不器――文人文化
文人是中國特有的文化階層,他通於諸事,不限一隅,中國文化的特質、中國生命的情性正可以由其觀之,識得文人,才知中國為何文史哲不分家,才知文人藝術為何成為管領風騷的中國藝術。
六、不學詩,無以立――詩性的民族
漢字富於意象,長於詩性,中國因此是詩的民族,詩,可以興,可以觀,可以群,可以怨,以詩心躍入歷史,甚且成為中國民族哲思的一種特有形式。
七、氣韻的世界(一)――中國水墨
毛筆是中國特有的書寫工具,它對應的是中國對筆墨的講究,更深地,則涉及氣韻的美學,這使中國水墨不以形取勝,而以意在行。氣韻有實有虛,既對應虛實相生之道,更因「韻以致遠」,而使中國藝術「言有盡而意無窮」。
八、氣韻的世界(二)――中國音樂
氣韻說原源自音樂,歷史上,無以在此發揮的樂器都不能管領風騷,歌樂上的「聲腔」更成為一大特色。而音樂既是民族深層心靈的投射,了解中國文化從此涉入,也就往往能見及文獻所未及處。
九、常民說史――中國戲曲
戲曲是中國獨有的藝術形式,它「合歌舞以演故事」,除開獨特的唱腔、做工、扮相外,更發揮「常民說史」的功能,欲了解中國百姓心靈,捨戲曲則難為工。
十、道藝一體――生命與藝術的境界
境界說為中國藝術所特別標舉,意指藝術的呈現必須跟生命的修養合一,而其終極則為「道藝一體」,無此,則藝術也僅是生命競玩之事。
十一、死生之間――中、印、日的生命觀
由於中國文化的人間性,使中國人之生命觀有大異於其他文化者,在此,有利有弊,有得有失,透過對印度與日本生命觀之比較正可以清晰地看到此得長短,並瞭解儒釋道三家齊弘的必要性。
十二、虛實之辨――文化的重建之道
歷史上中國向為上國之邦,近世則國勢凌替,以是,談文化重建,國人乃常在肯定與否定傳統上趨於兩端,過去一味否定,如今則一味肯定,而其實,識得虛實,才真可以鑑往知今,也對目前談國學的種種知所揀擇。
11/9開課 / 一期十二堂 / 每周三晚19:00~21:00
4800元/人
若有其他報名相關問題,歡迎致電
0939763655、0918551030